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欢迎访问恒泰建设工程咨询官网,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专业高效!

恒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微信号扫一扫微信号扫一扫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400-8289-380

业务关键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造价江苏洋房工程江苏公共设施工程建筑工程造价

咨询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恒泰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建设工程新规范对二次设计有哪些具体影响?

建设工程新规范对二次设计有哪些具体影响?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25-10-16 09:10:00【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T 50500-2024)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强化计价依据、细化风险分担规则,对施工二次设计的实施流程、价款调整及争议解决产生了系统性影响。以下是具体影响及操作要点:

一、责任主体与资质要求:明确“谁施工谁负责”

1. 承包人成为直接责任人

  • 规范要求‌:新规明确施工二次设计(如幕墙、钢结构深化)由承包人负责,但‌不改变原设计范围、功能及规范标准‌。
  • 影响‌:
    • 承包人需具备相应设计资质(如钢结构工程需持有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分包。
    • 案例‌:某项目因承包人无钢结构资质进行深化设计,被处以20万元罚款,并重新委托设计单位。
  • 操作建议‌:
    • 合同签订前核查承包人资质,避免因资质缺失导致设计无效。
    • 对复杂专业(如医疗专项、智能化)明确要求分包单位资质等级。

2. 设计范围与接口界定

  • 规范要求‌:合同需明确二次设计范围(如幕墙分格尺寸、钢结构节点形式)、设计接口(如与机电管线的交叉点)及责任划分。
  • 影响‌:
    • 避免因设计范围模糊导致返工或额外费用。例如,某医院项目因未明确幕墙与医疗气体的接口,导致后期开孔破坏防水层,引发索赔。
  • 操作建议‌:
    • 在合同附件中绘制设计范围示意图,标注关键接口(如结构预埋件位置、管线穿墙节点)。
    • 约定“设计失误致返工应扣费”,如某钢结构项目因节点深化错误导致返工,扣减15%设计费。

二、计价方式与支付规则:从“模糊包含”到“精准计价”

1. 固定总价模式

  • 适用场景‌:设计范围明确、风险可控的二次设计(如普通装饰线条放样)。
  • 计价规则‌:
    • 合同约定总价包干,不因工程量微小变化调整。例如,某住宅项目约定“钢筋翻样总价10万元,误差±3%内不调整”。
  • 影响‌:
    • 承包人需通过管理优化消化成本,避免因设计误差承担损失。
  • 操作建议‌:
    • 在总价合同中设置“设计优化奖励条款”,如节约成本超过5%时,按节约额的30%奖励承包人。

2. 按工时或造价比例计价

  • 适用场景‌:设计复杂度高、需专业厂家深化的项目(如幕墙系统、医疗专项)。
  • 计价规则‌:
    • 按工时计价‌:明确单价(如幕墙设计师每日2000元)及管理费比例(通常为工时费的10%-15%)。
    • 按造价比例计价‌:根据项目复杂度取1%-3%的费用。例如,某医院项目幕墙深化设计按造价2%计取,费用达50万元。
  • 影响‌:
    • 避免因设计深度不足导致费用争议。
  • 操作建议‌:
    • 在合同中约定“设计成果需经原设计单位签认后支付尾款”,确保设计质量。

3. 支付节点与质保金

  • 规范要求‌:
    • 预付款‌:设计启动前支付30%-50%。
    • 进度款‌:按初步设计(30%)、详细设计(30%)、最终设计(40%)分阶段支付。
    • 尾款‌:保留10%-20%作为质保金,1年后无质量问题支付。
  • 影响‌:
    •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因未约定分阶段支付,承包人因资金压力拖延设计,导致工期延误。
  • 操作建议‌:
    • 在合同中明确“逾期支付设计费的违约责任”,如按日0.1%计收滞纳金。

三、争议解决与法律解释:从“经验判断”到“合同优先”

1. 合同约定优先原则

  • 规范要求‌:无合同约定时,参考行业惯例(谁施工谁负责)和公平原则处理争议。
  • 影响‌:
    • 案例‌:某判例中,因合同未明确二次设计费归属,法院按惯例判施工方承担费用。
  • 操作建议‌:
    • 在合同中设置“争议解决条款”,优先选择仲裁或诉讼地(如承包人所在地法院)。
    • 约定“设计变更需书面确认,口头指令无效”,避免口头变更引发的纠纷。

2. 行业惯例与公平原则补充

  • 适用场景‌:合同条款存在漏洞或歧义时。
  • 规范要求‌:
    • 参考《民法典》第510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等约定不明确,可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 影响‌:
    • 某项目因合同未明确幕墙深化设计费,法院按“施工方承担常规深化费用,发包方承担因功能变更导致的额外费用”原则判决。
  • 操作建议‌:
    • 在合同中列举“可能涉及的二次设计分项”(如精装、机电、钢结构),并约定“未列明分项按行业惯例处理”。

四、技术标准与施工条件:从“经验施工”到“数据驱动”

1. 施工条件变更条款

  • 规范要求‌:明确施工条件改变(如地质勘察不符、设计变更)时,需协商调整综合单价。
  • 影响‌:
    • 案例‌:某地铁项目因地下水位高于勘察报告,需增加降水井数量,承包方通过提交降水方案及费用明细,成功调整单价并获得补偿。
  • 操作建议‌:
    • 在合同中约定“施工条件变更的确认流程”,如需发包方、监理、设计单位三方签字。

2. 不可抗力与风险分担

  • 规范要求‌:细化不可抗力定义(如自然灾害、社会性突发事件),规范风险分担原则。
  • 影响‌:
    • 若二次设计因不可抗力(如疫情导致材料停供)被迫中断,已完工程按实际量结算,未完部分协商处理。
  • 操作建议‌:
    • 合同中应明确不可抗力范围及证明材料要求(如政府文件、物流记录),避免争议。

总结:新规范下二次设计的核心应对策略

  1. 合同层面‌:明确设计范围、资质要求、计价方式及支付节点,避免“口头约定”。
  2. 管理层面‌:建立二次设计审批流程,留存书面确认文件(如图纸会审记录、变更通知)。
  3. 技术层面‌:利用BIM技术提前模拟施工,减少后期变更。
  4. 风险层面‌:购买工程设计责任险,转移因设计失误导致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