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欢迎访问恒泰建设工程咨询官网,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专业高效!

恒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微信号扫一扫微信号扫一扫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400-8289-380

业务关键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造价江苏洋房工程江苏公共设施工程建筑工程造价

咨询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恒泰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2024版规范中风险分配具体如何变化?

2024版规范中风险分配具体如何变化?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25-09-29 14:03:00【

 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对风险分配进行了系统性重构,核心变化体现在“风险分配精细化、责任边界清晰化、市场导向强化”三大方向,具体变化如下‌:

一、风险分配原则的根本性调整

  1. 从“模糊兜底”到“责任到人”

    • 单价合同‌: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风险由发包方承担(如漏项、工程量偏差),措施项目风险由承包方承担。
    • 总价合同‌:工程量清单准确性风险全部由承包方承担(除发包方故意隐瞒外)。
    • 例外情形‌:材料价格异常波动超±5%时,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摊(如钢材涨幅达8%,承包方可主张3%价差补偿)。
  2. 新增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条款

    • 明确将不可抗力(如重大疫情、自然灾害)、情势变更(如政策突变导致成本激增)纳入索赔范围,要求发承包双方按责任分担风险。

二、风险分配的具体场景细化

  1. 工程量偏差调整

    • 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偏差超15%时,综合单价相应调整,措施费同步动态调整。
    • 案例‌:某项目因设计变更导致混凝土用量增加20%,承包方可按新标准主张调整单价及措施费。
  2. 物价波动机制完善

    • 材料价格异常波动超约定幅度时,发承包双方签补充协议调整价款。
    • 数据支撑‌:财政部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建筑材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其中钢材涨幅达12.3%,新标准通过±5%波动阈值明确分摊规则。
  3. 工期延误风险分担

    • 发包人原因‌:延误支付预付款、进度款,或未提供必要施工条件(如甲供材料)导致工期延误,承包人有权索赔工期及费用。
    • 承包人原因‌:因管理不善、返工等自身过失导致延误,承包人需自行承担费用及工期责任。
    • 共同延误‌:同一时间发生多个事件导致延误,按责任比例分摊损失。

三、风险管控机制的强化

  1. 争议解决前置化

    • 新增争议评审委员会机制,强制争议优先通过第三方调解或评审解决,降低诉讼成本。
    • 数据对比‌:北京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中心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专业评审案件平均处理周期仅28天,远低于诉讼程序的186天。
  2. 过程结算动态控制

    • 引入施工过程结算机制,结算额度不低于80%,通过“合同价加减累计变更”动态掌握结算价变化。
    • 案例效果‌:某央企建设项目管理数据显示,采用过程结算后,结算争议发生率下降42%,平均结算周期缩短78天。
  3. 证据管理规范化

    • 明确微信记录、邮件、施工过程影像等均可作为有效证据,但需完整保留原始载体。
    • 风险提示‌:某施工企业因未保存监理签字的停工通知电子版,导致窝工费索赔失败。

四、风险分配的国际接轨与市场化导向

  1. 总价合同风险转移

    • 明确总价合同适用于设计深度足够、技术标准完善、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清晰的项目,将更多风险转移给承包人。
    • 数据支撑‌:北京市2024年商业建筑项目中,采用总价合同的工程结算争议率较单价合同低27%。
  2. 市场化计价依据

    • 取消政府定额作为最高投标限价编制依据的规定,改用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数据库及投标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等综合定价。
    • 操作建议‌:发包人需建立动态市场询价机制,每季度更新主要建材的市场价格库。

五、风险分配的典型争议场景与裁判导向

  1. 清单缺陷责任划分

    • 案例‌:在最高法(2017)最高法民终20号案中,法院认定发包人提供的清单漏项导致的费用增加应由发包人承担。2024版标准实施后,此类争议将更倾向于按合同类型分配责任。
  2. 承包人技术风险自担

    • 案例‌: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中,承包人为节省成本擅自变更支护方式导致塌方,法院判决承包人自行承担125万元返工费用及86万元工期延误赔偿。

总结‌:2024版规范通过“风险分配精细化、程序时效强化、市场化导向深化”三大路径,推动工程索赔从“被动救济”转向“主动管理”。发承包双方需在合同中明确风险分担条款,结合项目特点选择合同类型,并建立动态风险管控体系,以适应新标准下的造价管理要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