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措施项目费包干适用于哪些场合?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T 50500-2024),措施项目费包干计价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其核心目的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费用争议,提高计价效率:
一、适用范围
非实体性措施项目:
安全文明施工费:包括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临时设施等费用。
临时设施费:如施工临时道路、围挡、办公生活设施等。
其他非实体性措施:如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等。
施工条件明确、风险可控的工程:
当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技术要求等在招标阶段已明确,且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的可能性较低时,措施项目费适合采用包干计价。
例如:标准厂房建设、住宅楼施工等常规项目。
二、调整条件
措施项目费包干后,一般不予调整,但以下情况除外:
设计变更导致措施项目变化:
当设计变更引起措施项目工程量增减超过15%时,可按比例调整费用。
例如:原设计未要求深基坑支护,后因地质条件变化需增加支护措施,此时可调整相关费用。
发包人原因导致的措施项目调整:
如发包人要求提前开工、压缩工期、变更施工方案等,导致措施项目费用增加,承包人有权提出调整。
不可抗力或政策性调整:
因不可抗力(如地震、洪水)或政策变化(如环保要求升级)导致措施项目费用增加,可按合同约定调整。
三、不适用场合
以下情况不宜采用措施项目费包干:
施工条件复杂、不确定性高的工程:
如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工程、超高层建筑、特殊结构桥梁等,施工过程中可能频繁变更施工方案,导致措施项目费用难以预测。
合同工期较长、物价波动风险大的工程:
如跨年度工程,材料、人工价格可能大幅波动,包干计价可能无法合理分担风险。
发包人要求采用开口合同的工程:
若合同约定措施项目费按实结算,则不适用包干计价。
四、实施建议
发包人: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措施项目费包干的范围、调整条件及计算方法,避免后续争议。
对复杂工程,可考虑部分包干、部分按实结算的混合模式。
承包人:
投标时充分评估施工条件,合理测算措施项目费,避免漏项或低估。
施工期间加强管理,减少因自身原因导致的措施项目费用增加。
五、案例说明
案例:某住宅楼项目采用措施项目费包干,合同约定安全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包干,总价50万元。施工期间,发包人要求提前30天竣工,导致夜间施工增加费、赶工措施费增加20万元。
处理方式:
夜间施工增加费、赶工措施费不属于原包干范围,可按实调整。
安全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因未发生设计变更,仍按包干价执行。
结果:承包人获得额外20万元补偿,发包人避免承担不合理费用。
总结:措施项目费包干适用于施工条件明确、风险可控的非实体性措施项目,但需在合同中明确调整条件。对于复杂工程或长期项目,建议采用灵活的计价方式,以平衡发承包双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