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审计与竣工决算审计核心要点解析
工程结算审计与竣工决算审计是项目造价管理的最后环节,直接影响工程款支付、成本核定及资产交付。以下是2025年两类审计的核心规则、差异点及实务操作指南:
一、工程结算审计:聚焦施工阶段造价核定
1. 审计目标
核定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量及价款,确保结算金额与合同、实际完成情况一致,防止高估冒算。
2. 审计内容
工程量计算:
核对施工图纸、变更签证与实际完成量(如混凝土浇筑量是否与图纸一致);
重点审查土方工程、钢筋绑扎等易虚报项目。
单价审核:
确认综合单价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如材料价格波动是否触发调价条款);
检查甲供材保管费、措施费等是否单独列项。
费用计取:
规费、税金是否按最新标准计算(如2025年增值税率为9%);
索赔费用是否合理(如工期延误赔偿依据是否充分)。
案例:
某住宅项目结算审计发现,施工单位将未施工的屋面防水层计入结算,核减金额12万元。
3. 审计方法
全面审查法:逐项核对工程量、单价及费用(适用于小型项目);
重点抽查法:对高价值分项(如钢结构、幕墙)进行重点审查;
对比分析法:与类似项目结算数据对比,识别异常值。
工具推荐:
使用广联达结算审计软件,自动比对工程量清单与模型数据,效率提升40%。
二、竣工决算审计: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效益评估
1. 审计目标
核定项目总投资,评估资金使用效率,为资产交付和后评价提供依据。
2. 审计内容
投资完成情况:
核对建安工程费、设备费、其他费用(如设计费、监理费)是否与决算一致;
检查待摊投资分摊是否合理(如管理费按建筑面积分摊至各单体)。
交付资产:
确认房屋、设备等资产是否完成移交,价值是否准确入账;
审查未完工程(如景观绿化未实施部分)是否从决算中扣除。
效益分析:
计算实际投资回报率(IRR)、净现值(NPV),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比;
评估绿色建筑节能效益(如光伏系统发电量是否达标)。
案例:
某医院项目决算审计发现,设备费中包含未采购的CT机,核减金额200万元。
3. 审计方法
数据勾稽法:核对合同、发票、付款凭证等资料的一致性;
现场核实法:实地检查资产交付情况(如设备运行记录);
效益指标法:计算单位面积造价、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评估项目经济性。
政策依据: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25〕XX号)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决算需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