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收藏本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欢迎访问恒泰建设工程咨询官网,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专业高效!

恒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微信号扫一扫微信号扫一扫
全国服务咨询热线:400-8289-380

业务关键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造价江苏洋房工程江苏公共设施工程建筑工程造价

咨询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恒泰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工程招标串标中标单位责任追究全解析

工程招标串标中标单位责任追究全解析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25-09-27 10:21:00【

 工程招标中的串标行为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损害国家、集体及其他投标人利益。中标单位作为串标行为的核心参与者,需承担多重法律责任。以下从法律定性、责任类型、追究程序及实务建议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串标行为的法律定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串标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 投标人相互串通
    • 协商报价、技术方案等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
    • 约定中标人或轮流中标;
    • 组建“投标联盟”排挤其他竞争者。
  2.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
    • 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信息等保密内容;
    • 私下修改招标文件条款;
    • 定向设置资格条件以限制特定投标人。
  3. 中标单位参与串标的典型形式
    • 作为“围标”组织者,操纵多家关联企业投标;
    • 与招标人提前达成利益分配协议,操纵评标结果;
    • 伪造投标文件或篡改投标数据以谋取中标。

案例‌:2023年某市政道路工程招标中,A公司联合B、C两家公司提交相似报价文件,并约定A公司中标后向B、C公司支付“陪标费”。经查实,三公司被认定为串标,中标结果被撤销。

二、中标单位需承担的责任类型

(一)行政责任

  1. 处罚依据
    • 《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对串标中标单位处中标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2. 附加后果
    • 取消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
    • 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 记录不良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案例‌:2024年某医院扩建项目串标案中,中标单位D公司被处以项目金额8‰的罚款(约240万元),其法定代表人被处以12万元罚款,且D公司2年内不得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投标。

(二)民事责任

  1. 赔偿范围
    • 赔偿招标人因重新招标产生的额外费用(如招标代理费、差旅费);
    • 赔偿其他投标人因串标导致的投标成本损失(如标书制作费、差旅费);
    • 若串标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需承担修复或赔偿损失责任。
  2. 举证责任
    • 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需证明串标行为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 中标单位若无法证明自身行为合法,需承担不利后果。

案例‌:2022年某商业综合体招标中,中标单位E公司串标导致项目延期3个月,法院判决E公司赔偿招标人重新招标费用50万元及工期延误损失200万元。

(三)刑事责任

  1. 罪名适用
    • 串通投标罪‌(《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报价或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 情节严重标准‌:
      • 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国家、集体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 串标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
      • 多次实施串标行为;
      • 伪造、变造招标文件或使用虚假资质投标。
  2. 单位犯罪处理
    •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2021年某高铁项目串标案中,中标单位F公司通过伪造投标文件中标,涉及金额2.3亿元,导致国家损失4000万元。F公司被判处罚金500万元,其总经理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万元。

三、责任追究程序

(一)行政查处流程

  1. 线索发现
    • 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监管部门通过举报、投诉或数据分析发现串标线索;
    • 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发现异常一致报价或技术方案。
  2. 调查取证
    • 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如发改委、住建部门)立案调查,调取投标文件、通信记录、资金往来等证据;
    • 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投标文件进行技术比对(如文本相似度检测)。
  3. 处罚决定
    • 作出行政处罚前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权利;
    • 重大案件需集体讨论决定,并依法公开处罚信息。

(二)民事诉讼流程

  1. 原告主体
    • 招标人可起诉中标单位要求赔偿损失;
    • 其他投标人可起诉中标单位及招标人要求赔偿投标成本。
  2. 证据要求
    • 证明串标行为存在的证据(如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性、通信记录);
    • 证明损失金额的证据(如招标代理合同、差旅费发票)。

(三)刑事立案流程

  1. 报案主体
    • 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监管部门可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
    • 公安机关发现线索后也可主动立案。
  2. 侦查重点
    • 调查中标单位与招标人、其他投标人之间的资金往来、会议记录;
    • 委托鉴定机构对投标文件进行笔迹鉴定、数据恢复。

四、实务建议

(一)对招标人的建议

  1. 完善招标文件设计
    • 设置“异常低价否决条款”,防止围标企业通过低价中标;
    • 要求投标人提供过往项目业绩、技术人员社保记录等,核实企业实力。
  2. 强化评标过程监督
    • 使用电子招标系统自动比对投标文件相似度;
    • 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技术方案进行独立评审。
  3. 及时固定证据
    • 发现串标线索后,立即封存投标文件、评标记录等原始资料;
    • 通过公证处对网页截图、通信记录等电子证据进行保全。

(二)对中标单位的合规建议

  1. 建立内部合规制度
    • 制定《招标投标合规手册》,明确禁止串标、围标行为;
    •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强调串标法律后果。
  2. 完善投标文件管理
    • 禁止使用统一模板或复制其他企业文件内容;
    • 对投标文件进行查重检测,确保技术方案原创性。
  3. 主动配合调查
    • 若被调查串标行为,立即停止相关项目实施;
    • 积极退还违法所得,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

提示‌:串标行为不仅导致中标无效,还可能引发“连锁责任”(如工程质量问题追责、企业信用破产)。中标单位应摒弃侥幸心理,通过合法竞争获取项目,避免因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发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