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市政工程建设成本?
控制市政工程建设成本是确保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控制市政工程建设成本的方法:
一、项目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既要充分考虑影响成本因素,也要量力而行,审核好概算,避免因决策粗略漏项导致后期实施过程大量增项、增量而增加造价超概算的现象。同时,要确保勘察结果真实,设计内容符合建设要求和标准,预算编制准确、控制价内容全面、组价合理规范,减少后期项目实施因勘测结果与实际不符、设计内容大量变更导致预算造价增量、加价造成投资成本增加的情况。
二、项目设计阶段
优化设计方案是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精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施工条件、材料选择、设备配置等因素,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同时,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三、项目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招标、投标和评标工作。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技术实力强、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同时,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等关键条款,避免后期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纠纷和额外费用。
四、项目施工阶段
加强材料管理:合理采购和使用材料,避免浪费。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采购、入库、领用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加强对材料市场的调研,把握材料价格动态,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供应商。
提高施工效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因延期造成的额外成本。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环节和人员投入。
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避免返工和维修带来的成本增加。
严格控制变更: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请求,应严格按照审批流程进行评估和决策。设立变更委员会评估经济影响,避免因变更导致成本超支。同时,加强对变更后的工程量和价格的审核,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五、项目结算阶段
在项目结算阶段,应建立“三算对比”制度(预算、结算、决算),通过赢得值分析法进行费用绩效评价,针对超支项开展根源分析。同时,加强对工程结算的审核工作,确保结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根据施工过程日志记载、验收、图片等资料,核定项目是否存在变更建筑材料、降低设计标准等虚报工程造价问题。此外,还需根据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开工令、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核实项目工期内主要材料材差调整情况,避免材料调差未按约定调整虚增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