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咨询后评价的方法论是怎样的?
后评价的方法论以对比法则为核心,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多种对比方法和专业工具,全面、系统地评估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以下是详细介绍:
对比法则
对比法是后评价方法中的一项最基本方法,包括前后对比法、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法、有无对比法等比较方法,对比目的是找出变化的差距,为提出问题和分析原因找到重点。
前后对比法
定义:将项目实施前后的情况加以对比,以确定项目效益的一种方法。在后评价中是指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预测结论与项目的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以发现变化和分析原因。
应用场景:常用于揭示计划、决策和实施的质量,是项目过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例如在评估一个工业项目时,将项目前期预测的年产量、产值等指标与项目实际运行后的年产量、产值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原因。
优势:简单直观,能快速发现项目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
局限性:不能排除项目以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判断项目的真实效果。
预测值和实际值对比法
定义:项目实施前有项目计划和对项目结果的预测,实施后有实际的项目结果,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应用场景:适用于对项目效益、进度、质量等方面的评估。比如在评估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时,将项目前期预测的开发周期、功能实现情况与实际开发完成后的周期、功能进行对比。
优势:可以直观地看出预测与实际的偏差程度,为后续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局限性:预测值的准确性会影响对比结果的有效性,如果预测值偏差较大,对比分析的意义会降低。
有无对比法
定义:将项目实际发生情况与若无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作用和影响。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对项目作用的影响和项目以外(或非项目)作用的影响。
应用场景: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例如在评估一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时,对比项目建成后该区域的交通流量、经济发展情况与假设没有该项目时的交通流量和经济发展情况。
优势:能够排除非项目因素的影响,更准确地评估项目的真实效益和作用。
局限性:无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往往难以准确描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其他方法
逻辑框架法
定义:使用一张简单的框架图来体现项目内部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的关联性,使评价者使用更为直观。它将内容相关、级别考虑的影响因素结合,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整个阶段中评价项目的实现程度、各种目标的层次。
应用场景: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是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评估一个大型水利项目时,通过逻辑框架法可以清晰地展示项目的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各层次目标的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
优势:能确保策略、具体目标和总体目标互相关联,促使规划人员认真思考如何督导和评估项目,明确阐述项目具体目标。
局限性:制作项目框架非常耗时,要求在工作方法的概念和逻辑方面开展大量培训,项目框架的使用相对较复杂。
层次分析法
定义:将评价的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因素,按照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从上到下、从高到低的隶属关系。在每一个层次关系上,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分析这个层次的重要程度,并将之进行量化表示;然后利用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通过排序对项目进行评价。
应用场景:适用于处理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对于各评价指标权重因子的确定。例如在评估一个科技创新项目时,可以将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团队实力等因素分解成不同的层次,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从而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优势: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有机结合,把项目分解成层次清晰的相关分项,便于理清关系,抓住重点。
局限性:因素权重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成功度评价法
定义:依靠专家或专家组经验,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和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结论为基础,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该方法将成功度划分为多个等级,如非常成功、成功、部分成功、大部分成功、不成功等,然后对各项指标评定等级,根据各项指标的成功度等级和权重,得出项目评价成功度等级。
应用场景:适用于对项目整体成功程度的评价。例如在评估一个文化旅游项目时,可以从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确定评价指标,通过成功度评价法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优势:简单易行,能够综合考虑项目的多个方面因素,给出一个直观的评价结论。
局限性:评价结果受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影响较大,缺乏客观性。

微信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