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
对招标控制价审核结果的复核与确认需构建“多级校验+技术赋能+责任追溯”的闭环机制,具体操作如下:
一、复核主体与层级
-
内部复核
- 编制人自查:审核完成后,编制人需对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逐项核对计算逻辑、定额套用及费用计取
- 专业组互查:由不同专业造价工程师(如土建、安装)交叉复核关键分项,重点核查工程量计算式、材料价格取定依据
- 部门负责人终审:对复核意见进行汇总,签署《审核结果确认表》,明确是否同意发布
-
外部复核
- 第三方抽查:委托与审核机构无利益关联的造价咨询企业,按不低于10%的比例随机抽查分项工程(如基础工程、装饰工程)
- 专家论证:对技术复杂项目(如超高层建筑、轨道交通),组织行业专家对控制价合理性进行论证,形成书面意见
二、复核内容与方法
-
数据准确性复核
- 工程量核对:
- 使用BIM模型与施工图纸进行三维比对,自动标记偏差超限项(如±3%以上)
- 重点核查土方工程、钢筋工程量等易出错分项
- 单价复核:
- 人工费:核对工日消耗量是否符合定额规定,市场工价是否与当地信息价一致
- 材料费:检查主材(如钢材、混凝土)价格是否包含运输费、采保费
- 机械费:确认台班单价是否包含折旧费、大修理费及安拆费
- 工程量核对:
-
合规性复核
- 费用构成检查:
- 规费:计算基数是否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费率是否按工程所在地规定执行
- 税金:税率是否与工程所在地增值税政策一致(如9%或3%)
- 风险分担核查:
- 确认材料价格波动风险(±5%以内由承包人承担)是否在合同条款中明确
- 检查法律变化风险(如税费调整)是否约定调整机制
- 费用构成检查:
-
逻辑一致性复核
- 分项与总价匹配:核对各分项工程费之和是否等于招标控制价总额
- 措施项目与方案对应:确认安全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等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一致
- 暂列金额与暂估价设置:检查暂列金额比例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一般不超过分部分项工程费的10%)
三、确认程序与证据留存
-
确认流程
- 内部确认:复核通过后,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依次在《招标控制价审核报告》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 外部确认:第三方复核机构出具《复核意见书》,明确“通过”或“需修改”结论
- 发包人确认:项目负责人签署《招标控制价发布确认函》,作为招标文件组成部分
-
证据留存
- 计算底稿:保留工程量计算书、定额套用说明、材料询价记录等原始资料
- 复核记录:记录内部互查意见、第三方抽查结果及专家论证过程
- 确认文件:存档《审核结果确认表》《复核意见书》《发布确认函》等法律文件
四、异议处理与修正
-
异议提出
- 投标人可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交书面异议,附计算依据及证明材料
-
修正程序
- 初步核查:审核机构在2日内完成异议内容核实,形成《异议处理意见表》
- 专家复议:对争议较大的分项(如综合单价调整),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复议
- 结果修正:经发包人批准后,发布《招标控制价修正公告》,修正部分需重新履行确认程序
五、技术工具应用
-
智能复核系统
- 部署AI审核平台,自动识别定额套用错误、费用计取遗漏等问题
- 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史项目数据,标记异常报价区间(如高于市场价20%或低于成本价15%)
-
区块链存证
- 将审核过程关键数据(如计算式、询价记录)上链,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 生成唯一数字指纹,供后续审计追溯
案例: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审核中,通过BIM比对发现土方工程量偏差12%,经修正后控制价降低860万元。复核阶段采用区块链存证,确保修正过程透明可查,最终避免后续索赔风险。
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审核结果“数据可溯、逻辑可验、责任可追”,为招投标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上一篇: 建设工程审核过程中如何确保投标人不受干扰?